一周明星
“先導編輯”突破“基因魔剪”局限
美國博德研究所科學家描述了一種新型多功能基因組編輯技術,能夠增加可執行基因組編輯的類型。這項技術名為“先導編輯”(prime editing),可以避免DNA雙鏈斷裂,原則上可以修正約89%的已知與疾病相關的人類遺傳變異體。
一周焦點
可編程量子計算機再現“量子霸權”
英國《自然》雜志23日發表論文中,谷歌公司演示了量子霸權——一臺可編程量子計算機超越了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該量子系統只用了約200秒就完成了經典計算機大約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評論文章稱這一成就為量子計算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對世界領先的超級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無疑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也指出,在量子計算機投入實際應用前還需開展更多工作,比如實現可持續的容錯運算。
一周之“首”
全球首份6G白皮書出爐
今年3月,全球首屆6G峰會在芬蘭舉辦。主辦方邀請了70位來自各國的頂尖通信專家,召開了一次閉門會議,主要內容就是群策群力、擬定全球首份6G白皮書,明確6G發展的基本方向。近日,這份名為《6G無線智能無處不在的關鍵驅動與研究挑戰》的白皮書終于出爐,初步回答了6G怎樣改變大眾生活、有哪些技術特征、需解決哪些技術難點等問題。
技術刷新
組織可由活細胞創建定制
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的科學家發明了將活細胞通過3D打印機嵌入精細結構中,以創建定制新組織,并方便控制和檢查。這一生物打印的新方法對細胞研究和生物材料定制具有重要意義。
前沿探索
激光等離子加速器再破紀錄
近日,美國伯克利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刷新了激光等離子加速器產生能量的世界紀錄:在20厘米長的等離子體內產生了能量高達78億電子伏特(7.8GeV)的電子束,是以前世界紀錄的2倍,而使用常規技術需要約91米長的等離子體才能獲得如此高的能量。
奇觀軼聞
南極冰架加速變薄或將坍塌
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其一定程度上與南半球環狀模(SAM)發生變化有關,這種變化驅動南極半島東部西風變強、大氣變暖和冰架消融,并會導致未來冰川質量損失加速。
(本欄目主持人 張夢然)